脓毒症临床表现及治疗
脓毒症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,比如细菌、真菌和其他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引起。大部分患者是发生在严重疾病后或是严重的外伤,如重症烧伤、多发伤,以及外科手术后或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,如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、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脓毒症的临床表现,有严重的发热、气急、神志改变等,治疗通常需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液体复苏、抗感染、对症治疗等。具体介绍如下:
一、脓毒症的临床表现
1、发热:脓毒症是由于各种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,大多起病较急,突然发热或先有畏寒或寒战,继之高热,严重的会引起出冷汗。部分体弱、重症、营养不良或婴幼儿、使用免疫抑制剂者,可无明显发热,甚至体温不升、低体温的现象。
2、气急:脓毒症是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,往往累及多个脏器,可发展成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,除了高热外,还会出现心率加快,心率大于90次/分,气促,喘促气急、脉搏细速等。
3、神志改变:脓毒症如果伴随着其导致的低血压时,患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,例如神志不清、反应迟钝,可能会出现淡漠、嗜睡、兴奋、昏迷、烦躁、谵妄等神志的改变,组织灌注不良甚至出现休克症状,需要引起注意。
总之,重症脓毒症患者合并器官功能障碍,可出现消化、呼吸、泌尿、心血管等系统功能异常。严重的脓毒症出现了急性器官功能不全,特别是会造成脑部的功能障碍,有可能引起急性的意识状态改变。
二、脓毒症的治疗
1、液体复苏:对于脓毒症的治疗建议给予液体复苏,对于出现低血压或者休克的人群,需要给予充足的液体帮助扩充血容量,如遵医嘱使用聚明胶肽注射液、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。
2、抗感染治疗:针对脓毒症出现的具体原因,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。常用的有抗真菌感染的药物,例如氟康唑注射液、伏立康唑注射液、伊曲康唑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。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,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、哌拉西林钠注射液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。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
3、对症治疗:对于出现高血糖的患者,建议遵医嘱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。若是出现烦躁、谵妄等症状,可遵医嘱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、奥氮平注射液、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除上述治疗方法外,对于有明确外科感染病灶的患者,可能需要手术引流或者切除坏死物质。总之,患者需要及时就诊,根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诊疗措施,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