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医益友官方网站_权威的健康医疗科普知识平台

权威医生

倪新海 主任医师

出诊医院/科室: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病
擅长: 专长: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风心病、肺心病、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;尤其是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的诊治;在晕厥的鉴别诊断和心衰的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。

医生简介

倪新海,男,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国家级课题负责人。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员,中国医师协会会员,中国循环杂志特约审稿人。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,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工作。198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,获学士学位,自1994年起师从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程显声教授,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,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。

精选 视频 (321) 语音 (29) 文章 (159) 问答 (0)
胸口上部骨头处隐隐作痛
胸口上部骨头处隐隐作痛,可能是外伤、肋软骨炎、胸膜炎、胸骨结核等原因引起的,需根据其原因,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外伤:胸部受到直接猛烈的打击或挤压,造成胸骨、肋软骨、肋骨挫伤而引起骨折,继而出现上述的症状。可以遵医嘱应用夹板固定、石膏固定,遵医嘱服用接骨丸、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治疗。 2、肋软骨炎:肋软骨受到外伤引发水肿发炎,所以出现红肿、疼痛,可以进行局部烤电理疗、热敷,遵医嘱应用布洛芬缓释片、塞来昔布胶囊、洛索洛芬纳片等止痛治疗。 3、胸膜炎:胸膜腔发生炎症,伴有积液,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如果细菌感染,可遵医嘱应用头孢克洛片、阿莫西林片、头孢呋辛酯片等抗感染治疗。 4、胸骨结核:胸骨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,表现为胸痛、发热、盗汗等症状。可遵医嘱应用利福平片、异烟肼片、吡嗪酰胺片等药物抗结核治疗。 此外,还有可能慢性胃炎、胃食管反流病、心绞痛、胸腺瘤、升主动脉瘤、心肌梗死等也可能会导致该情况。建议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。
突然大量出汗浑身无力手抖
突然大量出汗,浑身无力手抖,可能由神经官能症、低血糖、急性心肌缺血等疾病引起。建议及时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积极的治疗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神经官能症:如果患者因生气等原因可以引起四肢痉挛,胸闷心慌等。治疗以对症为主,可以遵医嘱给予吸氧及应用药物治疗,如盐酸舍曲林、阿普唑仑、谷维素等,一般进行积极治疗,病情可以得到治愈。 2、低血糖:如果患者有低血糖,可以引起大汗并伴有饥饿感、心慌、严重的可以出现昏迷等症状。可给予口服糖块等方法使低血糖得到纠正。 3、急性心肌缺血:急性心肌缺血可以引起胸痛、胸闷、心慌、无力等。治疗以改善心脏缺血为主,可以遵医嘱应用复方丹参滴丸、速效救心丸、硝酸甘油等药物,若心脏缺血症状改善,以上症状可缓解。 此外,恶性肿瘤副瘤综合征等情况也可以引起以上症状。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,找专业的医生给予诊断,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,以免延误病情。
躺下起不来是什么原因
躺下起不来,可能是由腰部病变、低血压、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腰部病变: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肌劳损等,以上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长期的坐姿不当、长期的外力作用,以及撞伤、感染、退行性病变等导致的。腰部病变均可以出现躺下起不来,并伴有腰痛等。可以给予理疗、贴膏药,一般经积极治疗,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。 2、低血压:如果患者因服用降压药过量、体质较弱等原因引起低血压,可能会伴有头晕、无力等,导致无力起床、黑朦等表现。治疗以暂时停服降压药、补充营养、升高血压为主,如果血压恢复正常,以上症状通常也会消失。 3、脑血管病变:如脑梗死、脑出血等,以上疾病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血压控制不好、脑动脉硬化、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的。这类疾病比较严重,可以出现以上症状,并伴有肢体活动受限、口眼歪斜、言语不清等症状,给予改善脑供血或止血、减轻脑水肿等治疗,经积极治疗,病情可以得到缓解或减轻。 此外,腰椎肿瘤等疾病也有可能出现以上症状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,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加以排查,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低密度偏低是怎么回事
低密度偏低,通常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偏低,可能是由于服用降脂药物或者饮食清淡、运动较多等导致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服用药物:低密度脂蛋白又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若是出现偏低并且低于正常值的情况,考虑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较低,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况,可能是服用降脂药物导致的,尤其是他汀类的药物,可以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。 2、饮食清淡:对于一些人群虽然没有服用降脂药物,但是平时饮食清淡,尤其是长期坚持素食的人群也有可能会出现偏低的情况,此时也不需要过多的干预。 3、运动较多:对于一些人群既没有服用药物,也不是素食者,但是还是出现偏低的情况,此时考虑可能是运动过多导致,较为剧烈的、强度较大的运动,可以消耗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。 总之,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过多的干预,及时观察指标变化即可。
心慌四肢无力
心慌四肢无力,可能与低血糖、肺部疾病、心脏疾病等有关。建议及时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疾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低血糖:常发生在没有及时进食、激烈的运动之后,出现心慌、心悸、大汗出、乏力、甚至昏厥等情况,不仅可发生在健康人群中,还很可能发生在服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中,建议及时补充糖分,尽快含一些糖或者喝一些糖水等,可以帮助缓解症状。 2、肺部疾病:对于一些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人群,在经过不良刺激后,可能出现心慌,伴有胸闷、气短等症状,建议及时检查治疗,治疗通常选择支气管扩张剂,如沙丁胺醇气雾剂、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、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等,同时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。 3、心脏疾病:对于一些本身有心脏疾病的人群,例如心绞痛、心肌缺血、急性心肌炎等人群中,可能会出现心悸、胸闷、心慌、气短、乏力等症状,建议及时检查,针对不同的疾病治疗。如果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,例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、硝苯地平缓释片等。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,常选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,如硝酸甘油片、复方丹参滴丸、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。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需要抗病毒药物、抗生素、营养心肌药物、增加免疫等药物治疗,包括奥司他韦、帕拉米韦、青霉素、头孢菌素、地塞米松、甲泼尼龙、免疫球蛋白、辅酶Q10等。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 除上述疾病之外,脑血管疾病、肿瘤疾病等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。建议患者及时就诊,进一步检查和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心慌头晕四肢无力挂什么科
心慌头晕四肢无力,可以到医院挂心血管内科、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等进行相关疾病的排查,并在医生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的药物等治疗措施。具体分析如下: 1、心血管内科:若是本身就有心脏方面的不适,如心律失常、心肌炎、心肌缺血等疾病,受到一定的刺激,例如情绪激动、剧烈运动之后,是可能会出现心慌、头晕的情况,较为严重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等,此时建议就诊于心血管内科,完善心电图、心脏彩超、动态心电图、心肌酶等检查加以诊断,然后根据病因治疗。 2、消化内科:若是同时出现了胃肠道的不适,如胃痛、反酸、呕吐等,甚至出现了呕吐咖啡样物质以及伴随大便发黑的情况,这时多考虑可能出现了消化道的出血,这种情况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做进一步的检查,包括胃部彩超、胃镜、消化道造影等检查,以此辅助诊断。 3、内分泌科:若是同时出现了心悸、烦躁易怒、出汗多、消瘦等情况,多考虑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情况。若是该症状发生在进食前,或者是由于进食过少、运动过量等导致,也需要排除低血糖的情况。这两种情况都建议就诊内分泌科进行诊断和治疗。 除上述科室之外,还可以挂神经内科或血液科等做进一步的排查和诊断。具体也可到所就诊医院的导医台进行咨询。
末梢血液循环不畅釆用什么方式治疗
末梢血液循环不畅,临床表现为手脚麻木、手脚冰凉的现象,常见原因为气温低、寒冷、活动量少导致,也可能是高脂血症导致,预防和改善的方法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,尤其是促进末梢循环,可根据其原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护理、物理或药物方式治疗。具体介绍如下: 1、生活护理:寒冷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减缓,使得血管收缩,血液回流能力减弱。首先要根据环境温度穿合适的衣物,注意防寒保暖。每天睡前用40°C左右的热水泡脚,浸泡15分钟左右,可驱散全身寒气,利于血液循环畅通。同时也应多锻炼身体,增强自身的抵抗力,比如跳绳、跑步等。饮食方面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富含蛋白质、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,以调节血管功能,改善肢体末梢循环。通过上述方法能促使血液循环加速,有效改善四肢冰凉、感觉麻木等症状。 2、物理治疗:可以行热敷、红外线、微波等物理治疗的方法,直接作用于患处,使肌肉和皮下组织温度上升,使毛细血管扩张、血液流动加速,强化血液和细胞的组织代谢。 3、药物治疗:高脂血症患者因血脂异常,血液黏稠度增高,导致血流速度缓慢,致使血液循环不畅,造成神经末梢供血不足,可能会引起手脚发麻,还可伴有嗜睡、无力等表现。这种情况可遵医嘱应用降脂的药物进行治疗,常用药物为非诺贝特片、辛伐他汀片、洛伐他汀片等。具体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应用。 此外,也有少部分是由于血管狭窄或者血管堵塞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环不畅,这种情况则需及时就医采取介入治疗扩张血管,或者行手术治疗取出栓子。总之,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,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关诊治,以免延误病情。
羟丁酸脱氢酶正常值是多少
羟丁酸脱氢酶通常是指α-羟丁酸脱氢酶,是心肌酶谱的检验项目之一,其正常值为90-180U/L。α-羟丁酸脱氢酶是一种心肌酶,根据其结果可以判断心肌是否有损伤或者炎症,对其他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。 α-羟丁酸脱氢酶增高多见于心肌梗死、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、心肌损伤等心血管疾病,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。其他疾病也会引起α-羟丁酸脱氢酶在血浆中的浓度异常的升高,酒精性肝病、急性肝炎、类风湿关节炎、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。但发生心血管疾病,α-羟丁酸脱氢酶的升高会比较明显,而其他系统的疾病升高则不太明显。但并不能单凭α-羟丁酸脱氢酶的数值对疾病明确诊断,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以及彩超检查、X线检查等来进行综合分析。 α-羟丁酸脱氢酶需要抽取静脉血液进行化验检查,在检查之前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,即8小时以上不能吃饭喝水,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。具体检查的注意事项可遵医嘱。
脱水会引起心率过快吗
轻中度脱水通常会引起心率过快,但是重度脱水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。 1、轻中度脱水:通常是由于剧烈呕吐、腹泻或者大量出汗等原因而引起的,由于脱水导致机体的血液循环量减少,交感神经会反射性的发生兴奋,刺激血管壁,导致血管收缩,心率就会随之加快。此外,脱水之后有效血循环量减少,为了维持组织和器官的供氧,心脏就会产生代偿反应,因此心率会比以前有所加快。 2、重度脱水:轻中度脱水如果没有及时处理,进一步加重,形成重度脱水,机体的各项功能就有可能会被抑制,出现精神萎靡、嗜睡,甚至昏迷,心血管功能也随之受到抑制,就容易出现心率减慢的情况。 发生脱水之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,根据情况遵医嘱采取口服补液盐、静脉点滴盐水或者葡萄糖等方法,以防止病情加重。
乳酸堆积怎么造成的
乳酸堆积通常是因剧烈运动而造成的。当人体剧烈运动的时候,身体的代谢会迅速的增加,体内的葡萄糖就会被消耗,从而产生足够的热量。而运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,使葡萄糖的代谢转为无氧模式,而乳酸就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代谢产物。 乳酸堆积在下肢、腹部等肌肉较为发达的部位,随着运动时间的不断推移,堆积的乳酸会越来越多,对所处部位的肌肉和神经均会造成刺激,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,比较常见的是运动后出现局部肌肉酸胀、疼痛等症状,严重的甚至无法走路。 因此,在平时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,不能突然过量运动。如果因乳酸堆积而出现上述不适,可通过按摩、推拿等方法来改善症状。
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
休克病人的危重征象,包括低血压、精神状态改变、低氧血症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。 1、低血压:休克的病人会出现心率增快、血压下降,如果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,患者的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。可遵医嘱应用多巴胺片、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、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,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。 2、精神状态改变:患者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,比如出现烦躁、嗜睡,甚至昏迷。如果感染性休克需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,比如头孢克洛片、头孢丙烯片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。 3、低氧血症: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低氧血症,表现为意识障碍、嘴唇发绀、呼吸困难、精神恍惚等症状。这种情况需要尽早应用鼻导管和面罩吸氧,甚至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。 4、急性肾功能衰竭:通常表现为无尿、少尿、进行性高钾血症。可遵医嘱应用利尿剂,比如呋塞米片、螺内酯片、托拉塞米片等药物治疗。 此外,还可能表现为急性肝衰竭,表现为转氨酶升高、黄疸等症状。当出现上述症状时,建议尽早就医诊治,以免耽误病情。
双上肢无力有哪些原因
双上肢无力,可能与精神因素、睡眠不足、受凉、筋膜炎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有关。具体介绍如下: 1、精神因素: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,长期焦虑、紧张、情绪不稳定,感觉上肢没有力气。调节情绪,释放压力,通常可以缓解。 2、睡眠不足:经常熬夜加班,或者睡眠的环境不好,导致睡眠质量差,容易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疲乏无力、精神欠佳等症状。保持充足的睡眠,规律作息,一般可以缓解。 3、受凉:长时间不注意上肢的保暖,特别是夜间睡觉时容易使寒气侵入体内而导致肢体麻木,平时要做好保暖,可以适当用热水袋热敷。 4、筋膜炎:长时间慢性劳损,造成双上肢肌肉形成筋膜炎,导致局部肌肉酸胀、麻木、紧张疼痛等症状。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布洛芬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。 5、颈椎间盘突出症: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,使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,髓核突出,而引起颈髓或神经根受压,导致上肢麻木、活动受限等症状。可通过针灸、牵引、理疗等方式缓解。 此外,还有可能是脑梗死引起的。若该症状自我调节不能缓解,建议就医做检查和治疗,以免耽误病情。

上一页 123456...1314 下一页